病字头的字及其解读
在中国汉字中,“疒”(nè)是与疾病相关的偏旁部首之一,通常位于字的左侧或上方。含有“疒”的字往往和健康状况不佳、医疗活动及身体不适相关联。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一些以“疒”为部首的常见字。
一、“疒”的构成解析
在甲骨文中,“疒”像一个床榻上躺着一个人,旁边有器皿用来盛放药物的样子,以此表示生病卧床的状态。“疒”后来演变成现在所见的模样,其基本含义也固定下来了。
二、常见的病字头的字介绍
疾 “jí”:这个字由“疒”加上“矢”组成。“矢”本意是指箭,这里用来象征快速。因此,整个字的意思是说病症发展迅速,病情危急。“疾”除了指一般的疾病之外,在古代也有“痛恨”的意思。
疟 “nüè”:“疟”是由“疒”加“虐”组合而成。“虐”意味着折磨。所以,这个词描述了一种让人饱受痛苦的周期性发作性疾病——疟疾。
疗 “liáo”:该字由“疒”和“了”两个部分构成。“了”在这里表声音,可以理解为一种轻微的动作,如轻轻揉搓等。整体来说,“疗”指的是通过温和的方法治疗疾病,使之得到缓解。
症 “zhēng”:“疒”+“正”,其中“正”代表正确或者标准,此处用作形容词,意为显著的;而整个字则用于指代明显且严重的病理表现或者是病变区域。
痘 “dòu”:此字由“疒”与“豆”两部分构成。“豆”原本是指农作物大豆,这里借用了种子破土而出、蓬勃生长的形象,形象地描述出皮肤表面长出类似豆粒状突起物的情况。例如水痘和天花都属于此类症状的表现形式。
疚 “jiù”:这个字包含“疒”以及“咎”两大部分。“咎”意即过失或罪责。合起来就是指因自己犯下的错误导致内心感到不安与愧疚的情感状态。
疲 “pí”:它由“疒”与“皮”组合而成。“皮”原意为动物身上的表层组织,引申为事物最外侧的部分。当“疒”与之相配时,则表示体表缺乏活力,精神不振的情形。
疫 “yì”:它将“疒”同“役”结合起来。“役”本来是指劳作或服役的任务,后来泛指任何强制性的活动。在此语境下,“疫”特指某种大规模爆发并具有传染性的恶性病毒,给人类带来沉重负担的灾难性公共卫生事件。
疯 “fēng”:该词由“疒”加“风”构成。“风”代表着空气流动现象,此处被比喻成变幻莫测的事物。因此,这个词汇不仅适用于描述精神失常的状态,还涵盖了其他非正常行为模式。
以上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带有“疒”字根的例子,并对其构词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了初步了解。希望本文能为大家今后学习掌握更多关于医学专业术语提供帮助!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