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字旁的字有哪些字?怎么读?
“身”字作为偏旁,在汉字中较为常见,并且常常与人体或人的状态有关。本文将列举一些带有“身”的常用汉字,并对其结构、部首、笔顺、造字原理及含义进行详细解读。
1. 常见“身”字旁的汉字
躬(gōng):身体弯曲的样子;亲自。
躯(qū):身躯;驱逐。
躬(jīn):腰背弯曲的状态;敬重地接受。
肿(zhǒng):肌肉、皮肤等组织因发炎等原因而突起增大。
躺(tǎng):仰卧或侧卧的动作。
躯(qū):指人的整个身体。
躬(jìn):古同“靳”,吝惜的意思。
跌(diē):突然倒下或落下。
腹(fù):人和动物的躯干的一部分,在胸下面,包括肚肠的部分。
胀(zhàng):体积变大;肚子鼓起来。
这些带“身”的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表示与人体相关的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身体的状态或者动作。“身”字作为偏旁,常位于左边,也有时位于下方,体现了它所代表的意义。
2. 结构解析
以“躺”为例,“躺”由两部分组成:“身”作为形旁、“臣”作为声旁。其中,“身”意为身体,“臣”在这里发音,不表意。这种结构类型称为左形右声,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形声字构造方式。
3. 部首说明
汉字中的“身”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文字,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部首。当它出现在其他汉字中作为偏旁时,则被称为“身字旁”。在《说文解字》这部古代重要文献中,将“身”定义为:“象人之形。”即模仿了人类整体形态的简化图案。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容易让人联想到人体。
4. 笔画顺序
“身”的书写规则如下:
①先横折;
②接着竖弯钩;
③再写撇折;
④最后是长横。
5. 字源探析
根据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身”最初描绘的是一个人直立着的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身”的形象逐渐简化抽象化,最终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模样。这反映了汉字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
6. 字义延伸
由于“身”直接关联到人体本身,因此凡是与其相关的概念都可以用含有此部件的字来表达。比如,“身段优美”是指身材匀称好看;“亲身经历”则是指自己亲身体验过某事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身”赋予了许多文字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