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火”字的汉字及其解读
在汉字中,“火”作为重要的偏旁之一,在很多汉字里都有其身影。它不仅赋予了这些汉字与火焰或烹饪相关的意义,同时也使得书写更加丰富多样。“火”作为部首时称为“火字底”,是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189个部首之一。
一、“火”的基本信息
部首名称:火字底
笔画数:4画
四角号码:93227
Unicode码:U+706B
造字法:象形——像火燃烧的样子
基本字义:火是一种发光发热的现象,由物质快速氧化引起。
二、带有“火”字的一些常见汉字及介绍
烤[kǎo]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左形右声)
部首:火
笔顺规则:点、撇、横、捺(火);竖折/竖弯、横折钩、撇、点(考)
字义解析:“烤”意指用明火烘热食物,如烧烤等。
煮[zhǔ]
结构类型:上下结构(上形下声)
部首:灬(表示水)
笔顺规则:点、撇、横、竖提、撇、捺(灬);横、竖、撇、点(者)
字义解析:虽然“煮”字没有直接使用“火”为部件,但是其上面部分“灬”象征着水沸腾的状态,因此该字也和火密切相关,指的是用水加热来烹调食物的过程。
炒[chǎo]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
部首:火
笔顺规则:点、撇、横、捺(火);撇、捺(少)
字义解析:通过锅内高温油的作用迅速翻动食材以达到熟制目的的一种烹饪方法。
灯[dēng]
结构类型:上下结构
部首:火
笔顺规则:点、撇、横、捺(火);撇、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丁)
字义解析:泛指能够发光照明的器具,并不局限于利用火光的形式。
灰[huī]
结构类型:半包围结构
部首:火
笔顺规则:点、撇、横、捺(火);撇折、点(中间部分)、撇、横、竖、横折、横(此部分位于外部)
字义解析:物体经过燃烧后留下的残余物,多呈白色或黑色细粉状。
以上便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包含“火”这一元素的例子。它们各自都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特定的社会功能价值,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