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汉字中,有很多笔画数为六画的字,这些字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一定比例,在文化内涵和日常应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几个典型的六画字,并详细解析它们的结构、部首、笔顺、造字背景及含义。
【字】:米
结构:独体字;
部首:“米”本身即为部首;
笔顺:1点 2横 3撇 4竖 5撇 6捺;
字源:甲骨文像一串稻穗的样子。金文沿袭了这种象形特征。小篆线条化,楷书笔势展开。隶变后,草书与行书形态较为自由。楷书“米”的书写规范基本定型;
字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名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存的基础。
【字】:车
结构:独体字;
部首:“车”本身即为部首;
笔顺:1横折 2横 3横 4撇折 5横 6竖;
字源:甲骨文表现了车轮与车身轮廓。金文、大篆、小篆逐渐简化成方形,保留两个轮子特征。隶书方块内加一点或二点。楷书形态固定下来;
字义:一种陆地交通工具。古代多指战车,现代泛指各种车辆。
【字】:火
结构:独体字;
部首:“火”本身就是部首;
笔顺:1点 2撇 3撇 4捺 5点 6撇;
字源:象形字。甲骨文中出现过不同形式的火焰图形。金文、小篆形态趋于统一,中间四笔表示火焰;两侧两点象征柴薪;
字义: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引申出烹饪、冶炼等与火相关的活动。
【字】:虫
结构:独体字;
部首:“虫”本身就是部首;
笔顺:1竖 2横折 3横 4竖 5横折钩 6点;
字源:象形文字,描绘昆虫的基本轮廓。从甲骨文到小篆,形状变化不大。但汉代以后,“虫”常被写作上下结构(“虫”+“虫”);
字义:指节肢动物门中的种类,如蝴蝶、蚂蚁等。也可作为其他动物偏旁使用,比如“蛇”。
【字】:向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口”作左下包囗;
笔顺:1横折 2竖 3横折 4横 5斜钩 6点;
字源: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左边是房屋正面图像,右边表声音,整个字面意思是从房子里发出响动。金文更加具象化。到了秦朝小篆则演变成现在模样;
字义:主要表达方向概念,如“朝着某个目标”。也有接近、面向之意。
本文由“字词网”收集、整理,素材仅供研究、学习。考订注释若有误,欢迎反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ici.cn/hanzi/182328.html